摘要

<正>Q"少年非遗"是您反复提到的一个理念,是什么样的机缘促使您提出了这个理念?A 1986年,我第一次对黄河流域的文化进行考察。经西安、兰州、西宁,到敦煌、格尔木、天水,过六盘山、宝鸡,最终到达陕北。我意外地发现黄河是朴素的、平静的。不过,就是这份朴素,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黄河的"水"是人,而不是河水。在陕北,我结识了许多黄河流域优秀的剪花娘子。通过多年来和乡村老一辈剪纸艺人实际接触后,我发现了传统生活中非遗传习的"童子功"现象:许多非遗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