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太湖鱼类的营养生态位特征,2019-2020年开展了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调查,运用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椭圆模型解析了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大小及生态位重叠,运用双基线法分析了鱼类的营养级。结果显示,鱼类δ13C值为-27.67‰~-17.92‰,δ15N值为6.02‰~20.31‰。营养生态位大小(SEAc值)为0.14‰2~20.43‰2,其中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生态位最大,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的生态位最小。刀鲚(Coilia nasus)、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SEAc值均较小,表明其可利用的食物源和生境范围较窄,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SEAc值较大,表明其可利用的食物源和生境范围较广。鱼类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为0~70.6%。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70.6%),其次为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与翘嘴鲌(39.9%),其余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为0~38.9%。刀鲚与其他肉食性鱼类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小,表明二者间的食物资源竞争较弱。陈氏短吻银鱼与鲢、鳙在生态位上存在明显的分离,这与陈氏短吻银鱼专食浮游动物有关。鱼类营养级为0.73~3.62,鮠(Leiocassis sp.)的营养级最高,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营养级最低。研究表明,鱼类营养生态位大小与其摄食的食物种类以及对不同生境的利用程度有关,大部分鱼类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说明其在资源利用上存在较大分离。研究结果可为太湖鱼类食物网分析及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