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对控制型心死亡模型猪供体小肠移植后早期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22~25 kg白色杂种猪48只, 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D组)、心死亡供体组(DCD组)、ECMO支持1 h组(E1组)和ECMO支持3 h组(E3组)共4组, 每组12只;每组再随机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2个亚组, 每个亚组各6只。LD组的供体亚组常规截取移植用小肠;DCD组的供体亚组先建立DCD模型, 然后截取移植用小肠;E1、E3组的供体亚组, 先建立DCD模型, 再分别采用ECMO支持1、3 h后, 截取移植用小肠。各受体亚组行小肠移植手术。分别于肠移植前、移植后再灌注1 h及移植后第1、3、5、7天经移植肠造口活检钳切取各受体亚组移植肠组织制备病理切片, 采用Park/Chiu评分系统评估肠组织损伤程度, 透射电镜下观察移植术后第7天小肠黏膜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术后再灌注1 h时肠黏膜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水平。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术后第1、3、5、7天采集各受体亚组猪颈外静脉血, 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评估肠黏膜受损情况及肠道通透性;移植术后第7天检测血浆D-木糖最大浓度评估移植肠吸收能力。结果 (1)各受体亚组组织病理学评分:小肠移植术前, 各组移植肠均有肠黏膜损伤, 其中E3组肠黏膜损伤最重, 肠黏膜损伤程度Park/Chiu评分E3组高于LD组、DCD组及E1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而LD组、DCD组、E1组间Park/Chiu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肠移植术后再灌注1 h和术后第1天时, DCD组Park/Chiu评分最高, 明显高于LD组、E1组、E3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而LD组、DCD组、E1组Park/Chiu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3、5、7天, LD组、DCD组、E1组、E3组Park/Chiu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各受体亚组肠黏膜超微结构:术后第7天各组移植肠超微结构示基本恢复正常, LD组与E1组、E3组紧密连接结构与微绒毛改变无明显差异, 而DCD组紧密连接结构相对较短、间隙较大。(3)各受体亚组肠黏膜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水平:小肠移植术后再灌注1 h时, DCD组、E3组caspase-3相对表达水平分别高于LD组和E1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DCD组与E3组以及LD组与E1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各受体亚组血浆D-乳酸水平:术后第1天和第3天, DCD组、E3组血浆D-乳酸水平分别高于LD组和E1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CD组与E3组、LD组与E1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5、7天, DCD组血浆D-乳酸水平高于LD组、E1组及E3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LD组、E1组、E3组血浆D-乳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各受体亚组移植肠吸收功能:肠移植术后第7天各组血浆D-木糖最大浓度由高至低依次为LD组、E1组、E3组和DCD组, 4组间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ECMO支持1 h可改善移植后早期移植肠吸收功能, 减轻移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再灌注时移植肠黏膜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
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