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损伤机制、骨折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 633例(1 633髋)髋关节临床资料,其中男688例,女945例;年龄26~96岁,平均(64.2±13.1)岁。根据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是否发生股骨骨折,将全部患者分为骨折组与非骨折组,分析术中股骨骨折发生率、危险因素、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等。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有显著差异性的因素,再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结果 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3.9%(63/1 633)。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组与非骨折组在患者年龄构成(<60岁与≥60岁)、是否肥胖(身体质量指数≤28 kg/m2与>28 kg/m2)、股骨髓腔形态类型、手术入路、假体类型、手术医生手术量(<50髋/年与≥50髋/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医生手术量、手术入路、股骨形态、假体类型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初次置换术中股骨发生Vancouver A型骨折41例(65.1%,41/63),术中骨折主要发生于扩髓和置入假体的过程中(92.1%,58/63)。结论 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3.9%,主要发生在转子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与患者年龄、医生手术量、假体类型、手术入路、股骨形态密切相关。
-
单位徐州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