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经济体先后实施了超常规的货币政策。理论上,超常规的货币政策能压低长期实际利率,向银行体系注入基础货币,并改善信贷扩张的条件,因此能稳定增长、促进就业、加速通胀。但现实中的政策效果却在多个方面超出了理论预期。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美联储的超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历史回顾。首先,先后三轮QE在稳定增长、带动就业、加速通胀上表现各异:QE1实现了V形反转,QE2引发了轻度滞胀,QE3规模更大持续期更长,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其次,作为政策中介变量,中长期实际利率能否被引入下行路径,是QE能否取得政策效果的关键。再次,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加速通胀,反而伴生了全球性的通胀率下降,这动摇了通胀目标制的合理性。最后,量化宽松退出与加息进程启动对全球经济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

  • 单位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