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教育者对考核方式已进行了多渠道、多层次的探索,"免考"激励机制属其中一种。"免考"对改变"一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意义非凡,但对"免考"对象的选拔与运行过程并非能够事随人愿,而是产生"异化"。因此,对其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异化控制及缺位补给已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