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儿童抽动障碍多发于4~12岁儿童及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抽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症、口出秽语及睡眠障碍等,若不及时医治,将严重危害儿童未来身心健康及其社会功能发展[1]。目前,临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常以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为主的西药治疗,长期用药易出现头晕、嗜睡、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且治疗后期易产生耐药性,远期疗效欠佳,停药后易复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