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拉康镜像理论的发展,是麦茨成为在电影领域运用精神分析学先驱的原因之一。在鲁伯特·艾弗雷特自编自导自演的,以奥斯卡·王尔德为传主的《快乐王子》中,银幕照射出艾弗雷特和观众的自我镜像。当主人公王尔德将自己编码为快乐王子时,艾弗雷特则将自己编码为王尔德,他们各自重塑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观众则在对《快乐王子》的欣赏中,完成了对"我"的寻找和建构,分隔百余年的心灵于电影中实现相会。

  • 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