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作者:黄远程; 潘静琳; 蒋凯林; 廖柳; 李培武; 刘凤斌*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6(10): 1646-1650.
DOI:10.13359/j.cnki.gzxbtcm.2019.10.030

摘要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证候及证素分布,为岭南地区该病的规范化辨证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VIP),纳入有关CAG证候的临床研究。收集文献的研究单位所在地、病例数、辨证分型,比较分析全国文献(除岭南地区外)和岭南地区文献(指文献的研究单位在岭南)CAG的证候类型与证素的频次、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共纳入文献177篇,共计病例数24 780例;岭南地区文献有31篇。CAG常见证型为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脾胃气虚证、脾胃湿热证、脾虚气滞证、脾胃阳虚证、瘀阻胃络证;CAG病位在胃与脾,与肝密切相关,常见病性类证素为气虚、热、阴虚、湿、气滞、瘀、阳虚。证候类型分布方面,全国文献以实证居多,岭南地区文献以虚证居多;全国文献比岭南地区文献更多见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脾胃湿热证、脾虚气滞证,岭南地区文献比全国文献更多见脾胃气虚证、脾胃阳虚证。病位证素分布方面,全国文献比岭南地区文献更多见胃、肝病位,岭南地区文献比全国文献更多见脾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分布方面,全国文献比岭南地区文献更多见阴虚、气滞证素,岭南地区文献比全国文献更多见气虚、湿。【结论】脾虚湿蕴为岭南地区CAG病机特点,治疗时需以益气健脾、温阳化湿为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