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庞德《华夏集》的翻译诗学意义

作者:魏春莲
来源: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1(02): 52-56.
DOI:10.13690/j.cnki.hzyxb.issn.1672-2388.2023.02.11

摘要

自《华夏集》问世以来,中外学者试图多角度解读其误读、误译。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以下简称庞德)在翻译《华夏集》时不懂中文,其翻译是借助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的笔记对古诗词进行的创译。以《华夏集》中的李白译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文、费氏笔记和译文的三向对比,探讨庞德的诗学主张如何使其有意偏离费氏笔记,创译了李白诗歌。庞德的创译具有世界文学性翻译诗学意义,使英语诗歌的主题、手段与意象呈现出新奇化,丰富了英语诗歌形式库,实现了目标语文化的诗学革新。中国古诗词也因此进入20世纪西方读者的视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