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执行精确时间内产生预期眼动的任务时,猕猴的反应时间呈现双峰分布.对这一现象,本文设计了包含大脑皮层的顶内沟外侧区(lateral intraparietal area,LIP)和辅助眼区(supplementary eye fields,SEF)、基底节(basal ganglia,BG)与上丘脑(superior colliculus,SC)在内的并行神经环路模型,通过计算模拟复现出双峰分布.本文探究了该分布的神经机制,发现SEF和LIP神经元群体之间的竞争过程导致了2个峰的出现,并且SEF脑区主要负责预期性眼动,主导了第1个峰的出现,LIP脑区主要负责由视觉刺激引发的反应性眼动,主导了第2个峰的出现.本文进一步地讨论了影响双峰分布形态的关键参数,从计算神经科学的角度探索了时间预期执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