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以来,西方圣经学者对古代以色列及其周边文化中智慧文献的整理研究已相当成熟。古代近东的智慧文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古代以色列智慧作品得以写就的资料来源。当圣经被来华传教士译成中文的时候,一种带有基督教化色彩的"智慧"概念则通过翻译走进汉语表述中。本文将关注贺清泰于1800年前后所翻译的《古新圣经》,并尝试论证,贺清泰通过构造"智德"这样一个新的语词,将带有天主教理解的"智慧"概念植入汉语语境中,一方面体现出他对天主教传统中"智慧"概念的接受,另一方面体现出他对此概念的处境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