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对杨树叶锈菌非寄主抗性的组织学观察及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作者:张策; 郭庆辰; 庞慧慧; 张思源; 尹雯; 马蕊; 于丹*; 赵晶*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2023, 1-13.
DOI:10.13926/j.cnki.apps.000868

摘要

杨树叶锈病严重危害杨树生长,种植抗病品种是应对该病害的有效途径。由于病菌变异导致抗性丧失,挖掘新的持久抗病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植物非寄主抗性因其广谱和持久的特点为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开展了小麦接种杨树叶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Mlp)后的组织学观察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特征等研究。结果发现,杨树叶锈菌在小麦叶片上可以正常萌发,但只有3.7%的芽管可以识别小麦气孔并侵染,少数侵染点可以侵染形成类似气孔下囊乃至侵染菌丝。侵染点位置早期产生的大量活性氧和胼胝质,有效阻止了病菌的进一步侵染,且没有发现明显的细胞坏死,表明小麦对杨树叶锈菌的防卫反应属于I型非寄主抗性。小麦茉莉酸(JA)合成途径中的基因LOX1和AOS1,以及JA信号途径下游的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a基因均受杨树叶锈菌侵染诱导表达,表明JA介导的抗病信号途径参与小麦对杨树叶锈菌的非寄主抗性。本研究为深入揭示小麦对杨树叶锈菌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