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采用不同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法对膝关节炎患者截骨参数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 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研究组TKA中行个体化股骨后髁旋转截骨, 对照组行股骨远端外旋3°截骨。评价指标包括围手术期指标, 截骨参数, 术前、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 术后1年内并发症。术后1年内并发症。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83.35±8.26) min、出血量(51.35±6.64) ml、聚乙烯衬垫厚度(8.83±1.35) mm、住院时间(8.13±1.62) d, 对照组手术时间(81.52±9.13) min、出血量(53.72±6.83) ml、聚乙烯衬垫厚度(9.26±1.53) mm、住院时间(8.85±1.95) d,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t=1.132, 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比较(t=1.895, P>0.05);两组患者的聚乙烯衬垫厚度比较(t=1.604, 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t=1.934, P>0.05), 因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截骨参数、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股骨假体旋转角、膝关节内翻角、截骨板相对后髁线旋转角比较(P<0.05), 观察患者的截骨参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HSS分值术前比较(t=1.887,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的HSS)分值术后比较(t=4.804, P<0.05);两组术后HSS评分均相比术前均明显升高, 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HSS评分相比术前均明显升高, 研究组HSS评分[(83.26±6.65)分]高于对照组[(76.74±8.1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随访1年内残留膝关节周围痛少于对照组(χ2=4.130,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1年内其他并发症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χ2=0.000, P>0.05);两组患者假体松动(χ2=0.000, P>0.05);膝关节不稳(χ2=0.608, P>0.05);感染(χ2=0.000, P>0.05), 因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KA中根据后髁角(PCA)测量结果行股骨后髁旋转截骨在改善截骨参数和膝关节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 还能减少残留膝关节周围痛发生。
-
单位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