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陆架—边缘海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其沉积物蕴含着气候、海平面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类活动等重要信息。【目的】为了探讨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背景下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有机碳埋藏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对取自该区东侧的H12岩心进行了AMS14C测年、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稳定碳同位素(δ13C)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相对低海平面时期(17~12.6 ka B.P.)发育硬质黏土层,TOC埋藏通量较高,以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海侵期(12.6~7.8 ka B.P.)受潮流侵蚀等动力作用影响,TOC来源为海陆混合源,陆源TOC埋藏通量在8 ka B.P.左右出现明显高值,对应沉积速率显著升高,可能反映季风驱动下沉积物供应和输送方式变化;高海平面时期(7.8 ka B.P.以来)以海源贡献为主;其中,5~2 ka B.P.,TOC含量在百年尺度上变化幅度较大,与黑潮强度减弱的阶段基本一致,整体上TOC含量的高值对应于东亚冬季风的强盛期,可能反映冬季风驱动下黄海暖流的增强导致海洋初级生产力、水体环境的变化,进而对TOC埋藏的影响;~2 ka B.P.以来TOC变化幅度减小,海源有机质贡献整体增加,可能与ENSO活动的加强有关。【结论】综上,认为海平面变化是末次冰消期以来南黄海中部有机碳埋藏演化的主控因素,而高海面以来TOC沉积记录阶段性变化可能跟东亚冬季风等影响下黄海暖流的变化及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