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构建大学生村官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框架,基于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10700个村级样本,运用了PS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村官—村落"层面综合考察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以及集体经济"四个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学生村官的在岗工作显著影响了村庄发展,并主要通过促进"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建设"以及"集体经济"增长的方式助力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第二,大学生村官对村庄发展的贡献并不平衡,侧重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相比于对村庄长期发展更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倾向于追求具有短期成效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第三,当主要村干部(村支书、村主任)受教育程度较低、村庄人口规模较大时,会显著制约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效果,村庄经济基础并不会限制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