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虽然多年来在AD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治疗药物研发并无明显突破。动物模型存在的缺陷,即其仅能反映AD的某一或几个病理特征,而难以全面概括或代表AD疾病特征,是重要原因之一。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为疾病机制研究与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患者自体来源的iPSC细胞,携带相同的发病基因,再经过诱导获得表型和功能上与AD相同的神经细胞,可以作为体外研究AD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的有效模型。近年来,基于iPSC建立AD疾病模型、研究分子机制及构建药物筛选体系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我们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散发性AD患者来源的iPSC诱导产生的神经干细胞(NSC)增殖速度显著低于同龄认知正常人iPSC诱导产生的NSC,且细胞凋亡显著增加。此外,AD患者iPSC诱导的NSC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的过程中,诱导产生神经元的效率及分化速度也与认知正常人显著不同,AD患者来源NSC向神经元分化表现出早熟及凋亡增多。研究还发现,AD患者和认知正常人对皮质酮和H2O2等外界刺激的反应具有明显差异。这些现象初步再现了AD患者大脑中的病理特征,为后续深入研究AD发病机制及抗AD药物筛选奠定了基础。
-
单位药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