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纯理"导向性研究维度,生态翻译学以自然生态现象作为类比,以"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等隐喻性命题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从译者"求存"这一目的性动机对翻译现象进行解释。其研究者宣称,生态翻译学是以客观性作为立论基础、其对翻译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具有普适性。但事实上,由于类比视角的局限以及价值预设的掺入,使得事实经验性研究陷入理想化的主观状态,导致"纯理"导向的科学研究在客观性及普适性两方面均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