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客家人的迁徙史上看,中原音乐文化的根源在注入粤赣两地不同的土壤之前,在传播的路途中,就已经产生了差异,所以必将导致粤赣两地的音乐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赣地的民俗仪式对中国古代礼乐仪式有着较之粤地更强的继承性,粤地民俗仪式音乐主要受外来佛教影响,而赣地民俗仪式音乐主要受传统道教的影响。粤赣两地的《朝天子》中有共同的旋律特征和节奏特征,并且两地音乐的基因相似度比云南少数民族中现今保存最早的乐曲版本更高,可说明其同源性。粤地《朝天子》与赣地《朝天子》的差异在于粤地音乐材料的丰富发展和速度节奏、调式调性上的强烈对比。而赣地客家《朝天子》的音乐结构规整统一,音乐材料简单朴实,调式调性传统单一。这充分体现了赣地客家对礼仪乐的保守继承。赣地客家民俗仪式音乐更强调仪式性功能,粤地客家更强调音乐的娱乐性功能,从而促使了赣地吹打乐和粤地丝弦乐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