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调查塔里木河地区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生产力、生物量及其分配状况、林分土壤养分分配状况、混交距离对胡杨生长的影响与不同林分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混交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结果表明,胡杨—柽柳块状混交林的生产力、生物量及其分配状况均好于胡杨—柽柳带状混交林与胡杨纯林。胡杨—柽柳块状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分解速度较快,积累量明显少于胡杨—柽柳带状混交林与胡杨纯林,说明胡杨—柽柳块状混交林具有较好的改良土壤作用,胡杨—柽柳块状混交林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涵养水源功能好于胡杨—柽柳混交林与胡杨纯林。此外,25 a胡杨—柽柳混交林混交距离应大于900 cm;混交方式采用块状混交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 单位
    新疆环境监测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