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现代社会的民主革命运动中,传统宗族制度遭遇史无前例的剧烈冲击而不绝如缕。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不少地区的乡村宗族得以"复活"。从近30余年来的宗族活动情状,可见其仍具有生命力和社会适应性,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历史狭隘性。所以,如何对待当代的宗族"复活",既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理论课题。从乡村祠堂这一传统礼仪性建筑角度切入,着重从其"礼制"、人伦和宗教精神方面进行"寻根",有助于认识宗族制度的历史渊源,从而因势利导,扬长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