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96份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综合评价

作者:饶庆琳; 姜敏; 刘选轶; 吕建伟; 胡廷会; 成良强; 王金花; 王军*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1-18.
DOI:10.13430/j.cnki.jpgr.20230918001

摘要

通过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聚类、综合评价等5种方法对296份花生种质资源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710~0.909之间,1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526~2.007之间,变异系数范围在15.550%~68.198%之间,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这表明296份参试花生种质资源拥有丰富的遗传信息。相关性分析指出,出苗整齐度、全生育期、叶形、单株生产力与产量关系紧密。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336%,代表了大部份的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将296份花生种质资源分为2个大类,4个小组,分别可以作为高产、小粒、早熟、大粒种质备选材料。根据模糊隶属函数基于6个主成分贡献率权重构建综合评分:F=0.323F1+0.257F2+0.122F3+0.108F4+0.010F5+0.091F6,筛选到4份综合性状较好的花生种质资源,可作为今后花生育种的候选材料。本研究提示了296份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综合评分,筛选出部分优异种质资源,可为今后花生亲本选择及特异种质资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安顺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