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我国古代的书画大多创作在宣纸或丝绢上,时间久了,很容易损坏,要想让它们长期保存,并更加美观,增强艺术性,就离不开装裱。民间有句俗话,"三分画,七分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清代人陆时曾说书画作品如果遇不到名家装裱,即使是破烂不堪,也不能急着随便找人装裱,否则就是"灭其迹也"。装裱的专称是"裱背",又称"装潢""装池"。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的装裱技艺已经伴随着书画业的发展孕育产生。随着装裱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