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拦截植物对小流域农田排水沟渠氮磷消纳效果差异研究

作者:文炯; 石敦杰; 荣湘民*; 田昌*; 杨勇
来源:作物研究, 2019, 33(04): 309-326.
DOI: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9.04.14

摘要

构建生态沟渠消纳水体氮磷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适应湘北洞庭湖区农区沟渠生长的高富集氮、磷植物,选取津市市毛里湖稻区沟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沟渠拦截试验。于2016~2017年连续监测,系统研究狐尾藻、珍珠梅、海寿花等水生植物及组合对小流域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2年观测期(4~8月)内,拦截植物对农田排水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及总磷的去除率效应极显著(p <0. 01),且去除率具有生长变化趋势。不同拦截植物及组合对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及总磷的去除率大小表现为狐尾藻+海寿花>海寿花>珍珠梅>狐尾藻>自然植被。其中,狐尾藻+海寿花组合平均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及总磷的去除率2016年分别为53. 57%、77. 35%、51. 74%和61. 06%,2017年分别为34. 67%、66. 53%、39. 51%和46. 05%。研究区生态沟渠对氮、磷污染物有较好的拦截效应,单种植物以海寿花的水体氮磷消纳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混种狐尾藻,效果更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