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病人血栓弹力图及相关因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病人214例,其中合并PVT 45例(血栓组),未合并PVT 169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筛选P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PVT发生与血小板(Z=-2.464,P<0.05)、纤维蛋白原(t=-2.093,P<0.05)、D-二聚体(Z=-5.992,P<0.01)、门静脉宽度(t=-12.368,P<0.01)、门静脉血流速度(t=7.347,P<0.01)、凝血反应时间(t=3.314,P<0.01)、凝集时间(t=2.744,P<0.01)、凝集块形成速率(Z=-3.953,P<0.01)、最大幅度(Z=-1.964,P<0.05)、凝血综合指数(Z=-3.581,P<0.01)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升高、门静脉血流速度下降是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632、1.696,95%CI=0.489~2.398,P<0.01)。结论临床中应密切监测上述危险因素指标变化以预测PVT的发生。
-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