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PLAAO)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NVAF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PLAAO)、B组(利伐沙班)、C组(华法林)三组,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3个月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三组患者卒中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C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3%(3/32)、15.0%(6/40)、31.2%(5/16), 三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 P=0.001);治疗3个月后, 三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cr)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PLAAO、华法林、利伐沙班均能预防NVAF患者卒中, 而PLAAO相对于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更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

  • 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