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现低碳化的人类福祉提升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人类福祉提升的碳强度指标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指标。论文使用了人类福祉碳强度指标,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了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的时空演进格局,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1980—2016年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明显降低,但在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国家与其他区域国家(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距。(2)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化、资本积累、死亡率等因素提高了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贸易依存度则是不断降低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的主要驱动力。(3)影响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差异的因素呈现区域异质性,能源消费结构、贸易依存度、工业化、资本积累、死亡率等因素对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的影响,因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不同而体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4)周边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化、资本积累和死亡率等因素会增加本国人类福祉碳强度,但本国人类福祉碳强度也会随着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依存度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