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建党,为中共政党权力扎根乡村奠定了组织基础。本文以皖西南潜山县为中心,主要考察1953年合作化之前中共农村建党政策的演变和地方的建党实践。1950年中共中央对农村党员发展的限制性规定,从1952年年中开始松动。此后,各地虽然根据中共中央渐趋积极的农村党员发展政策,普遍制定了较为激进的党员发展规划,但在党员发展实践中多数并未完成。农村党员发展在实践层面的滞后,主要源于中共中央有关新老区农村党员发展的政策区别、党员发展政策的非强制性约束以及党员发展的身份选择等,这些因素限制了农村党员数量在1953年之前的快速增长。
-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