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壤可蚀性K值表示土壤易侵蚀的程度,对认识土壤侵蚀机理、定量估算土壤侵蚀量以及合理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尺度上,已揭示K值空间分布规律,然而尚不清楚土地利用对K值的影响。基于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对K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用地(水浇地,水田,旱地,茶果园地)K值显著高于林地,灌木地,草地及盐碱地等天然半天然土地利用,表明农用地转化为林地,灌木地和草地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可蚀性K值,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等养分,有助于防治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