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AQP)水平、微血管密度(MVD)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就诊的224例宫颈病变患者一般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及相关标准分为宫颈癌前病变组174例、宫颈癌组50例,另选取84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AQP1、AQP2及MVD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高危型HPV感染患者AQP1阳性例数占比、MVD水平高于低危型(P<0.05);在高危型HPV感染亚型中,HPV16、HPV18占比高于其他亚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不同亚型AQP1、AQP2阳性例数占比及MV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AQP1阳性例数占比、MV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癌前病变组患者CINⅢ、CINⅡ组AQP1阳性例数占比、MVD水平高于CINⅠ组(P<0.05),CINⅢ组AQP1阳性例数占比、MVD水平高于CINⅡ组(P<0.05)。结论 AQP1的表达利于内皮细胞的迁移、血管形成及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MVD则是促进内皮血管新生的基础,二者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与HPV高危感染有一定关系。AQP2在宫颈癌进展中无独立抑制或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