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畜产品作为仅次于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产品的第二大农产品,中国居民对其需求日益高涨,理清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有助于提高中国畜产品进口贸易的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也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方法]基于2000—2021年全球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并运用QAP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呈现出“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网络特征,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始终保持着欧洲第一、美洲第二、大洋洲第三的出口贸易格局,亚洲在全球畜产品进口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逐渐演变为四大社团: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社团,以荷兰、德国和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社团,以巴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中心的大洋洲-南美洲社团,以及东欧-亚洲社团。地理位置、经济差异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差异是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日益复杂的根本原因,地理位置是否接壤和自贸协定的签署是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畜产品进口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结论]为保障未来中国畜产品的安全供应,一方面可以巩固与巴西、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化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挖掘自欧洲进口畜产品的贸易潜力,此外,也要加快畜产品产业链核心技术研究,建立科技创新驱动的畜产品生产模式。
-
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