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作者:乔利杰; 朱明军*; 李彬; 王新陆; 郝轩轩; 卫靖靖; 马腾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2021, 48(07): 147-256.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21.07.041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治疗心力衰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OMIM数据库获得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将药物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并应用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筛选。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出药物活性成分-心力衰竭靶点网络。最后运用R语言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预测到葶苈大枣泻肺汤共39个活性成分,122个与心力衰竭共同的靶点。PPI网络中核心靶点为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GO生物过程结果显示与细胞间信号传导、分子与蛋白结合过程及体内酶活性调节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及MAPK信号通路等方面。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心力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