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西方美学并非像流行的美学观点所言的那样,“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而“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两种美学表现上的不同,就“诗艺”而言,具体体现在二者所讨论的艺术主体的差异上。中国古典绘画与诗歌中的艺术主体通常是双重主体,作品的创作者和创作对象在情境中互为主体。这一点尤以中国古典艺术中对“意”的把握为甚,此种主客体的结合符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一说。康德的“审美理念”在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中被译作“审美意象”,译者正是希望借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回应西方美学模仿论中所存在的问题—西方美学在进入鉴赏力判断之后,徘徊在二元对立的主客体之间迟迟未能处理的中间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