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男63例, 女58例, 年龄(60.25±5.43)岁, 年龄范围为40~80岁。根据脑部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侧支循环评分>1分、功能良好的61例患者为良好组, 侧支循环评分≤1分、功能不良的60例患者为不良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取栓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侧支循环功能与取栓效果的相关性。结果经动脉取栓术治疗后, 良好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评分[(6.52±1.33)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1.44±5.12)μg/ml]、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水平[(0.33±0.16)μg/L]均低于不良组[(7.23±1.47)分、(24.77±5.33)μg/ml、(0.54±0.29)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良好组患者的脑血流量[(46.35±5.33)ml/100 g·min-1]、脑血容量[(4.23±0.31)ml/100 g]大于不良组[(43.53±5.28)ml/100 g·min-1、(3.77±0.62)ml/100 g], 至最大剩余功能时间[Tmax, (7.73±1.25)s]、低灌注指数[HIR, (0.32±0.11)]小于不良组[(9.62±1.36)s、(0.51±0.2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好组患者的取栓效果优于不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短期随访,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3/121)。Spearman相关性系数显示, 侧支循环评分与治疗后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正相关, 与Tmax、HIR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软脑膜侧支循环功能可对动脉取栓术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侧支循环功能可增加患者临床获益。
-
单位神经内科;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