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困扰当今广大女性的医学问题,其涉及学科多、病程长、症状杂等特点,导致现有治疗方案难以发挥疗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方面从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研究盆底相关疾病的发作机制,取得一些成果,但对应的系统治疗方案思路仍在发展。现今中医对于盆底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脾、肝、肾等脏腑,认为病机证型以阳虚、气虚、气陷、痰湿等为主,治疗上多用补涩之法,疗效参差不齐。就中医而言,“整体观念、内外同调”具有相较于西医治疗盆底疾病的独特优势,盆底功能障碍的病机本质,并不仅在于某一脏腑的功能失常,还在于元气不足,更在于三焦膜腠受损、整体气化失司、津血不行。三焦以膜腠连接周身,支撑化生筋肉、构筑腔隙,能稳固、调节盆底;三焦气化,通行元气、运行津液气血、代谢水液糟粕,能濡养、通调盆底。三焦膜腠受损,则气化失司、阳气不固、津血不行,久则化湿生瘀,致使盆底器官、筋肉弛纵,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本文基于三焦与盆底生理的密切关系,从病理角度出发,梳理和论证盆底相关疾病,以三焦病变为盆底功能障碍的病机本质及病理过程,进而探讨相关的中医治法和方药运用,为中西医整合发展盆底治疗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单位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