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和细胞恶性表型影响的一种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并构建p53特异性小干扰shRNA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53-siRNA)和表达EGFP-p53融合蛋白的p53绿色荧光真核增强表达质粒(pEGFP-p53),通过脂质体Lipofection-2000介导转染,将表达pEGFP-p53重组质粒、p53-siRNA及空载体pEGFP-C1转染入SMMC-7721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7721-p53、7721-C1;7721-p53RNAi、7721-NC.通过RT-PCR检测转染后p53、POLD1mRNA表达水平.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克隆形成实验,了解SMMC-7721细胞在p53表达水平改变后细胞癌性的变化.结果: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比较,转染质粒pEGFP-p53的野生型p53高表达组,p53mRNA表达量增高,POLD1基因的表达量降低;而转染pGPU6/GFP/neo-p53i-769的p53低表达组,p53mRNA表达量降低,POLD1mRNA表达量增高,其他组较空白对照无明显变化.对高表达野生型p53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pEGFP-C1-p53,低表达野生型p53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pGPU6/GFP/neo-p53i-769,和普通人肝癌细胞SMMC-7721分别进行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MTT结果发现:SMMC-7721-pGPU6/GFP/neo-p53i-769的细胞其生长速度比普通肝癌细胞的要快,而SMMC-7721-pEGFP-p53的细胞较普通肝癌细胞生长速度较慢.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EGFP-C1-p53、pGPU6/GFP/neo-p53i-769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8.1%和72.6%,与普通肝癌细胞SMMC-7721的克隆形成率52.6%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野生型p53高表达组能够抑制POLD1的基因转录,并抑制细胞增殖活性;而低表达组能够促进POLD1的基因转录,促进细胞增殖.结论:p53对POLD1的调控作用可能是p53对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恶性表型影响的一种新的机制.
-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