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形象消费日趋主流,以作家作品为核心衍生出的文学旅游逐渐得到旅游市场的青睐。胡同作为北京特有的文化名片,古往今来成为许多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由此诞生的文学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使人们对胡同产生初步印象,成为日后进行胡同游的动机之一。在对旅游形象感知、文学旅游、胡同游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认知-情感论"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分析法,探讨京味文学作品中的胡同形象和游客感知的胡同形象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游客感知侧重于认知形象,主要是旅游景点、建筑景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方面;而文学作品更侧重于情感形象,主要是市井生活和环境氛围方面的感知。基于以上结论,作者以跨文化、跨时代的视角对差异产生机理进行探讨,并为胡同形象提升、文学旅游产品开发和胡同人文精神的传承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