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塞169油藏微生物活化水驱对低渗储层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开展微生物活化水驱油机理和微生物群落分布规律研究。首先分别对微生物扩培池进口、出口和3个扩培池进行取样。分析菌液中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浓度;溶液pH值和表面张力变化情况。然后利用岩心刻蚀薄片和真实岩心进行微生物活化水微观驱油实验,分析微观驱油机理和驱油效果。最后利用荧光PCR定量分析法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功能基因绝对含量和菌属的相对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认为,代谢产物中酯类含量在1.57~4.98 mg/L之间;有机酸含量在108.34~133.61 mg/L之间;生物气含量在18~38 mL/L之间;微生物作用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30%~70%;pH值降低3%~5%;生物聚合物和有机溶剂产生拖拽作用、海绵效应和拉丝作用的微观驱油机理;驱油效率提高5.46%~11.93%。微生物活化水注入过程中,采油井井液中细菌、古菌和产甲烷菌三种功能基因浓度总体增加,井间浓度分布差异逐渐减小;井间微生物群落差异主要与渗透率和注采层位有关。经现场试验表明,塞169油藏微生物活化水驱后压力上升,含水平稳,已见初步效果。该研究结果为低渗非均质油藏微生物驱油选层选井和优化注采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