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对其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打击装置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仅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仅注入2×105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LV-BMP7-BMSCs组(注入2×105个LV-BMP7-BMSCs细胞),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并向蛛网膜腔内注入PBS。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神经功能,采用免疫组化、qRT-PCR检测神经丝蛋白-200(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神经示踪(HRP)检测神经通路恢复情况。结果(1)治疗后14d、21d、28d,LV-BMP7-BMSCs组大鼠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BMSCs组(P<0.05);(2)免疫组化示:LV-BMP7-BMSCs组大鼠NF2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对照组、BMSCs组(P<0.01),GFAP表达水平与对照组、BMSCs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qRT-PCR示:LV-BMP7-BMSCs组大鼠NF20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对照组、BMSCs组(P<0.01),GFAP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BMSCs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显示,LVBMP7-BMSCs组HRP阳性标记的神经锥体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BMSCs组(P<0.01)。结论:BMP-7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可促进脊髓损伤神经功能修复,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