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海省作为具有特殊省情的西部边陲重要的少数民族省份,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短板突出等诸多困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经验表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重视公平、效果和效率。在主要做法上,嘉定区、株洲市和江津区三个地区在资金投入机制;树牢"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的理念和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促进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地方特色,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坚持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及总体水平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青海省具有极大启示。青海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优化和加强建设:优化供给资金结构,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优化供给主体结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健全供需对接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重视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信息科技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