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当前城市居民运动健身行为社会学约束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运动健身行为干预提供一定参考。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580名城市社区居民的个体社会学特征、运动健身认识与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个体运动健身行为社会学约束因素。结果表明:1)当前城市居民对运动健身的认识度和参与度高,但参与频率和每次运动时间有待提高,且存在运动频率低者每次运动时间较短的现象。2)城市规模和年龄在个体运动行为上无显著差异,而性别、婚姻、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照料、家庭收入等因素会对个体运动参与(家庭照料>性别>家庭收入>教育程度)、运动频率(家庭照料>婚姻状况>性别>职业)和每次运动时间(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家庭照料>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产生影响。3)时间、精力、伙伴、家庭照料、场地设施是影响城市居民运动行为的前5位因素。其中,家庭照料对女性、已婚者、30~39岁人群的影响较大;运动技能受到40岁以上人群的重视;时间和场地设施不是50~59岁人群运动健身的主要约束因素。结论:1)当前我国城市居民运动健身认识和参与度较好,但运动频率和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仍需加强,不存在频率和时间之间的相互补偿现象; 2)城市规模和年龄与运动健身行为关系不大,而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照料、家庭收入等社会学因素对个体运动健身行为有重要影响; 3)时间、精力、运动伙伴、家庭照料、场地设施是影响城市居民运动健身行为的主要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