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栽培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作者:杨成前; 雷美艳; 杨天建; 余中莲; 全健; 杨娟; 蒲盛才*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17): 5852-5859.
DOI:10.13271/j.mpb.017.005852

摘要

为研究重庆市白术栽培群体内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遗传多样性,向白术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数据依据,本研究通过对重庆白术栽培群体60个植株样本9个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和田间测定,采用SPSS19.0对农艺性状数据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Ward联接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重庆白术栽培群体内各农艺性状变异大,变异范围在10.47%~78.97%,其中,须根、茎叶、根茎药材鲜重变异系数较大,叶长和冠幅变异较小。多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9个农艺性状可分为4个主成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8.112%。聚类分析将60株植株样本分别在遗传距离12.5和3.3分别划分2个大类群和5个亚群,其中第二大类群和第Ⅴ亚群表现好,表现为植株高大、茎杆粗壮,根系发达、生物产量高,可作为品种选育目标。重庆市白术栽培群体遗传变异丰富,各农艺性状相互呈显著性相关,株高、叶型、茎粗、根茎鲜重、冠幅为白术栽培群体内不同类型的关键农艺性状,研究结果为白术种质资源收集和品种选育提供农艺性状指标。

  • 单位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