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门静脉强化达峰时间范围,及以其为基础的规范化门静脉成像系统管径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验专用健康中国小型猪16只,建立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疾病模型,造模开始后第0、5、9、16及21周分别行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测量门静脉强化达峰时间(TTP),以此时间规范门静脉成像时间窗,在规范后的门静脉成像测量门静脉主干(MPV)、肠系膜上静脉(SMV)、脾静脉(SPV)管径。分析用于规范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门静脉成像的TTP范围,以及MPV、SMV、SPV管径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门静脉TTP、门静脉系统管径与疾病阶段的相关性:从肝正常到肝纤维化再到肝硬化过程中,动态增强扫描门静脉TTP逐渐延长(r=0.714);MPV(r=0.402)、SMV(r=0.33)、SPV(r=0.644)管径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以TTP和SPV管径递增最为明显(各P<0.05)。(2)诊断性分析:用于规范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门静脉成像的TTP临界点分别为34.45s、39.15s。用MPV、SMV和SPV管径分别诊断肝纤维化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696、0.711和0.848,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33、0.631和0.861,其中SPV管径曲线下面积最大(各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规范MR门静脉成像扫描时间窗,规范化MR门静脉成像SPV管径对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单位长沙市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延津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