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癌患者术后血凝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围手术期血栓形成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科室于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50例。开腹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凝状态。结果 (1)手术指标。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开腹组(P<0.05)。(2)凝血指标。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均缩短(P<0.05),但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是术前还是术后24 h,同时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PT、APTT及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纤溶指标。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均升高(P<0.05)。术前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FIB和D-dime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腹腔镜组患者的FIB和D-dimer水平均较开腹组高(P<0.05)。(4)随访结果。2组患者的转移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势,但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均可使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更加明显。

  • 单位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