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密现象是成人般的“真情实爱”,抑或弱小同龄群体之间的“心灵互托”?以产生亲密关系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广西融水六所农村小学的案例分析,追溯依恋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亲密现象的发生逻辑。研究发现,与同龄人形成亲密关系的留守儿童同父母或留守监护人之间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情感类型主要为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矛盾型和不安全—混乱型。留守儿童亲密现象的发生具有特殊的逻辑过程,其背后蕴含着留守儿童不安全的依恋情感关系,是留守儿童自我依恋情感转移建构的结果。这种亲密关系虽然不完全像成年人般的“真情实爱”,但发挥了弱小同龄群体之间的“心灵互托”功能。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当从“优势视角”出发,充分理解与尊重留守儿童群体,探求其情感的真正需求,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情感所需与亲密关系,倡导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主体共同构建完善的儿童成长社会网络和积极正向的社会生态系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