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

作者:奉琪; 罗家有; 曾嵘; 熊灵芝; 罗米扬; 王质蕙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08): 1127-1130.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4.08.005

摘要

目的探讨环境因素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预防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分层整群抽取的长沙市某县7所中小学校一~九年级共3 5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27.3%。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不足1尺(33.3 cm)、脸趴在手臂上读书写字、在行驶的车上看书、在昏暗光线下看书、持续用眼30 min后不休息、持续用眼30 min后远眺休息、持续用眼30 min后户外活动以及每天睡眠时间大于10 h、平均每周上体育课的天数、1周内累计运动次数及平均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每天按时就餐等不同情况下,学生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不足1尺(OR=2.331)、在行驶的车上看书(OR=1.959)、持续用眼30 min不休息(OR=1.318)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持续用眼30min后户外活动(OR=0.618)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预防视力不良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