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胃肠安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BATMAN数据库结合文本挖掘方式筛选出胃肠安丸所含的活性成分,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搜索相应靶标的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对IBS疾病靶点进行预测、筛选;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并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拓扑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筛选出的部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KEGG通路-靶点网络图。结果筛选后共获得胃肠安丸活性化合物31个,预测靶标102个;与IBS共同靶点84个,核心靶点31个,获得100条GO生物学过程和55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多巴胺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上。结论胃肠安丸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