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9年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住院、接受阿司匹林(100 mg/d)及氯吡格雷(75 mg/d)标准化治疗且进行了氯吡格雷吸收/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的ACS患者病历资料和随访记录, 根据患者治疗1年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脑梗死等血栓相关事件将患者分为血栓事件组及非血栓事件组, 对比2组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嗜好、基础疾病、并用药物及氯吡格雷吸收/代谢相关等位基因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42例患者纳入分析, 男性274例, 女性68例, 年龄(58±9)岁, 78例(22.8%)发生血栓事件。血栓事件组与非血栓事件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并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占比、细胞色素P450(CYP)2C19*3、对氧磷酶-1基因Q192R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B1基因C3435T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 但血栓事件组患者体重指数(BMI)、CYP2C19*2 GG型及CYP2C19*17 CT型患者的比例低于非血栓事件组(均P<0.05), 并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和CYP2C19*17 CC型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血栓事件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高BMI(OR=0.915, 95%CI:0.847~0.989, P=0.026)、CYP2C19*2 GG型(OR=0, 95%CI:0~0.008, P<0.001)及GA型(OR=0.028, 95%CI:0.003~0.296, P=0.003)是氯吡格雷治疗后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CYP2C19*17 CC型(OR=2 856.665, 95%CI:87.337~93 436.810, P<0.001)是氯吡格雷治疗后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YP2C19*2和CYP2C19*17突变是ACS患者氯吡格雷疗效和治疗后血栓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