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译者行为研究

作者:李正栓; 张丹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3(02): 14-21.
DOI: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2.003

摘要

毛泽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铿锵有力,气势宏伟,意志坚定,颇具史诗性,是难得的佳作。该诗以古典诗歌律体形式和丰富典故记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描南京历史之悠久和坚固若金汤,状解放军势不可挡之威武,抒发革命要彻底的信念和斗争要到底的决心。中外几个译者因对典故和字词理解的不同和对渡江战役意义认识的差别生成了不同的译者行为和势能,展现了不同的译文风格,产生不同阅读效果。究其原因,发现:译者不仅受到原诗形式和表达的限制,还受到其诗歌诗学与美学的影响。有人的节律和韵味倾向于自由体,照顾读者对中国诗词格律之陌生,有人保持毛泽东原作风姿,近似地还原毛泽东形象并表达果断指挥的气势。译者双重属性和双重角色决定其对翻译内和翻译外的选择。从译者行为社会维和译者行为语言维出发对影响译者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挖掘和考量有利于丰富翻译家研究并拓展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