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中国古代儒家荀子来说,人如何走上道德之路无疑是他们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对于柏拉图来说,理性是克服欲望的主导力量,而正义就是理性与欲望和激情保持平衡和谐关系的一种状态。对于荀子来说,义虽然是人内在的理性能力,但这一理性能力必须要得到外在礼仪制度的辅助才能成为克服欲望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荀子的礼义要比柏拉图的正义更具有实践哲学的特质。在理性的形而上本源方面,柏拉图认为善的理念是理性的根源,而达到善的理念的方式是通过辩证推理等过程而实现的;荀子则认为"道"是理性和礼义的根源,人可以通过"虚壹而静"的过程逐渐达到对于"道"的认知。无论是柏拉图还是荀子,他们都既要为现实世界的德性实践活动寻找伦理价值的规范,也同样要为这种伦理的规范探求最终的形而上依据,并由此而构建他们各自的哲学体系。

  • 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